清朝道光、咸豐年間于山東梁山出土。鼎高57.8厘米,口徑 23×36厘米,方形,二直耳,折唇,淺腹,平底;口立雙豎耳,耳上有相峙的雙龍;耳外側和龍身上飾鱗紋,腹部飾獸面紋和三角紋,四角出脊棱,四足細長,以圓盤分為上下兩節,上節裝飾獸頭,并有脊棱和二道弦紋,下節僅飾三道弦紋。腹內壁有太保鑄銘文。傳系清季山東梁山出土,此太保系輔佐周成王的召公。為周初的輔佐重臣,曾封于召,為召公,助武王克商,參與平滅武庚、管、蔡之亂。周后封于北燕,歷仕武、成、康三世。此器具有重要歷史價值。
現藏于:天津市藝術博物館。
銅鼎,古代炊器,多用青銅鑄成。相當于現代的鍋,煮或盛魚肉用。據傳,黃帝早鑄造銅鼎 。漢許慎《說文解字》:“鼎,鑄客大銅鼎視頻,三足、兩耳,和五味之寶器也。象析木以炊。”《玉篇》:“鼎,所以熟食器也”。一般鼎的形狀多是體圓、腹大、兩耳對立于口上,下有三足。大腹以容物,三足架空以燃火,兩耳用以貫鉉(又作扁,其狀類木棍)便于抬舉。傳世大鼎有高三尺多的;小有不逾四寸的。鼎的形制因時代而異。商代前期多圓腹尖足,也有柱足方鼎和扁足鼎。商代后期,圓腹柱足鼎占多數,同時分襠鼎增多,尖足鼎逐漸消失。西周后期,扁足鼎和方鼎基本消失,鼎足多呈蹄形。戰國鼎多斂口,皆有蓋,附耳,普通的鼎腹作西瓜形,足漸短小,蓋上伏三犠,或作三環。秦漢鼎多斂口、碩腹、附耳、三短足、均有蓋,蓋上有三環。這時期未見有絕大的鼎,傳世的大半約高一尺許。銅鼎是從陶制的三足鼎演變而來的,用來烹煮食物,后主要用于祭祀和宴享,是商周時期的禮器之一。這件鼎為商代后期制品,至今器底仍保存有煙復。整體裝飾繁雜、精細,圓潤的鼎身配以圓渦紋、風鳥紋、蟬紋等紋樣,造型和裝飾協調自然,-商代銅鼎中的佳作。
銅鼎是從陶制的三足鼎演變而來的,初用來烹煮食物,后主要用于祭祀和宴享,是商周時期重要的禮器之一。鼎,古代原是飪食器,后來變為統治-權利的重要象征,視為鎮國之寶和傳國之寶,也是“明貴賤,山東鑄客大銅鼎,別上下”等級制的標志。
商代銅器的主要金屬成分是銅、錫和鉛,從測定結果看,各個時期的不同器物在合金比例上并不一致。商代早期的一件銅爵經測定含銅92%,錫7%,而另一件錛則含銅98%,錫只有1%。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出土的商代中期銅禮器中,有的含銅81~88%,鑄客大銅鼎圖片,錫5~8%,鑄客大銅鼎的故事,鉛1~6%;有的含銅71%,而鉛則-21~24%。
在我國原始社會的夏商周三朝時就出現了銅鼎。它是早的青銅器皿,古代銅器是指青銅時代的銅器及漢代以后直至明清時期的銅質器物。中國銅器起源很早。銅器鑒定的傳統方法是對器物的類別、器形、紋飾、銘文、銹色和鑄造工藝等方面,進行綜合分析、對比來劃分和斷定該器年代、真偽和價值。